[ad_1]
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启海洋科研与产业合作新时代
随着国家对“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海洋科研和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热点。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开启了新时代的海洋科研和产业合作创新。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以工为主,兼有理、管、文、经、法、教育等多个学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哈尔滨工程大学便开始了对海洋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并率先创办了全国首家核工程专业,并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等海洋装备。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防和海洋事业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人才培养上也成为了重要的基地。
作为全国高校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一直以来强调海洋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在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断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创新科研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首先,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积极参与中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等国内外海洋研究机构的研究和合作项目。同时,哈尔滨工程大学还通过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军民融合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等方式,积极带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与青岛海尔、中国船舶重工等重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海洋装备、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此外,哈尔滨工程大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共同探索海洋领域的前沿科技和研究重点。比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共同成立“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两校优势资源,联合攻关深海探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总之,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已经开启了新时代的海洋科研和产业合作创新,积极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为我国成为海洋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ad_2]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