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发展历程回顾

[ad_1]
上海大学:传承百年文脉,创新未来发展

上海大学创校百余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岁月,已经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上海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建校历程

上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6年,那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为配合民族教育而创办了南洋书院。1912年,南洋书院改为南洋公学,并于一年后更名为上海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上海高师招收学生,奉行的是“实用与博雅并重、思想与技术并习”的理念。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上海高师被改制为华东公学。两年后又改为华东文化学院。1960年,华东文化学院整体迁往江西鹰潭,上海大学由此独立成立。1983年,上海大学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如今,上海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学科完善、人才培养水平高、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二、办学理念

上海大学秉承了百年来上海高师的宗旨,即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基本任务,同时注重探究教学科学的道路。“博学、求实、创新、奉献”的校训已经深入了整个教育过程中。办学理念是“立足本校,面向全球,开拓进取,崇尚人文”的学校精神,这种理念促进了上海大学的发展。

三、学科建设

上海大学拥有完整的学科门类,现有14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和39个硕士、博士专业。在全国2472所大学中,上海大学的按计划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数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分别位列全国大学排名第22位和第48位。近年来,上海大学不断加强了学科建设,特别是在高水平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已经跻身第一梯队。

四、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秉承了百年来上海高师的办学特色,坚持学生优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积极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将培养国际视野和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在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大学的成绩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今日,上海大学共培养了77万余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扬光大。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150多所高校展开了合作。在国际化程度方面,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单位。作为中国的开放之都,上海大学也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学校的国际化也促进了国内外文化,科技和交流的蓬勃发展。

六、建设成果

近年来,上海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特别是在国家重点项目、科技攻关等方面。学校的学术成就不仅得到国家尤其是教育部的肯定,也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了广泛声誉和赞誉。

七、未来展望

上海大学一直以来,主张坚持教育创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目前学校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推进学科的国际化、工程教育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国际学术合作的加强和深度的校地合作。同时,学校将坚持本校优势,秉承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继续培养海内外各行各业所需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ad_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