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中山大学校史:传承百年文化,开创新时代
一百年前,孙中山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激励了当时的闵可夫、张继等人,继而创办了国立广东大学,后来发展为如今的中山大学。自创校以来,中山大学始终贯穿“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宗旨,数代校领导和师生前赴后继、不懈努力,铸就了中山大学独特的魅力与辉煌。
中山大学的校史,是一部立足于中国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从国家斗争的关键时期,到社会转型的艰难时期,再到如今身处主导世界科技发展的时代。中山大学的校史也是一部自我迭代、不断进步的历史:经历过全面收缩的时期,褪去了过往的禁锢和束缚;先进的办学理念成为办学先进性和办学水准的标准,中山大学也因此在2015年成功晋升为“双一流”高校。
中山大学的校史,更是一部缩影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推进,亦或是学科息息相关的前沿领域的跨越,中山大学总是准确捕捉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脉搏,并积极投入其中,如今已形成了一批“中山大学经验”。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山大学百年文化,更好地开创新时代,中山大学实现内外交融,集中全校之力,持续推进教育、学术、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打造以“一流师资、一流人才、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服务、一流文化、一流管理”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学府。
教育,是中山大学的发展基石。中山大学坚持质量立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人才。同时,中山大学也和各个行业进行了深入合作,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学生实际才能提供了锤炼和发挥的机会。
学术,是中山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中山大学汇聚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学术资源,将学术研究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创新人才评价制度,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机会,推进学术文化建设。
文化,是中山大学的魅力所在。中山大学拥有丰富独特的工匠文化,营造了“尊重劳动、追求卓越、建设社会”的良好氛围,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精神内核。校园文化景观、文艺活动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是中山大学应对未来的有效方式。从创校到现在,中山大学一直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其产学研密切合作,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实现了高效对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中山大学还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及国内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化校园和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
中山大学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华夏崛起的缩影,也是教育兴国的具体历程。我们相信,传承百年文化、开创新时代这个大题,不仅仅是中山大学自身的使命,也是民族的不懈追求。我们期待中山大学能够继承百年文化,紧紧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ad_2]
暂无评论内容